- 孟庙
- 又称亚圣庙。
在山东邹县城南关。
为历代祭祀孟子之所。
孟子(约前372—前289)名轲,字子舆,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。
北宋景祐四年(1037年),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知兖州时,始于四基山访得孟子坟墓,建庙墓旁。
因距城较远,瞻拜祭祀诸多不便,乃于宣和三年(1121年)迁建今址。
北宋元丰年间追封盂子为邹国公,元代加封邹国亚圣公,其后不断对孟庙增修拓广,至明代已具现在规模。
庙呈长方形,院落五进,殿宇六十四间,占地60余宙。
亚圣殿位于南北中轴线上,为庙内主体建筑。
据记载,历代重修,达三十八次之多。
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地震倾圮后重建。
殿7间,高17米,横宽217米,进深20.48米,双层飞檐,歇山式,绿琉璃瓦覆顶。
檐下八角石柱二十六根,通体浅障龙凤花卉。
中轴线两侧,对称排列着寝殿、启圣殿、孟母殿、致严堂、祧主祠、东西庑、祭器库、省牲所、康熙及乾隆御碑亭等。
庙内共有碑碣石刻三百五十余块,著名的有元代重制秦李斯小篆峄山刻石、唐欧阳询《苏玉华墓志铭》,还有清代所立“孟母断机处”碑。
庙内古树苍郁,翳天蔽日,桧树居多,间以古槐、银杏、藤萝。
明代董其昌《题孟庙古桧》诗云:“爱此孟祠材,森然见典型,沃根洙水润,含气峄山灵;阅世磨秦籀,参天结鲁青。
”知言门外,一巨槐生古柏之中,纠缠连理抱成一本,人称“柏抱槐”,虽历几百寒暑,仍葱笼茂密,堪称奇观。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